丹东因抗美援朝而留名,紧靠鸭绿江。国人对朝鲜和韩国这对邻居的历史,还有抗美援朝,大多只是一知半解,似乎对他们兴趣不大,一是没强大到足以引起关注,二是没什么热门景点。所以这次来丹东,补补历史。
朝鲜和韩国在历史上,长期是个统一的国家,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、文化、历史。
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,这里有高句丽、百济、新罗三个王国,那是他们的三国时代。此前的汉武帝时期,中原王朝曾在此设以乐浪(今之平壤)为首的四郡,将半岛北部置于直接统治之下。直至晋建兴元年(公元313年),因乐浪郡被高句丽攻陷而终结。那时的中原在八王之乱后进入五胡乱华时期,自己乱得一塌糊涂。
后来,新罗联合唐朝,于唐显庆五年(公元660年)灭百济、唐总章元年(公元668年)灭高句丽,统一了半岛南部。而同年,唐朝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,管辖半岛北部和高句丽故地(高句丽本就发源于中国境内,疆域覆盖今之部分黑吉辽和全部朝鲜)。但其后高句丽遗民不断反抗,新罗也在暗中支持,仅到唐仪凤元年(公元676年),便因不堪其扰且综合吐蕃等边疆压力,遂决定收缩东线,退出了朝鲜半岛,将安东都护府迁至辽宁。
王朝总是兴衰交替,新罗末期亦出现了农民起义、豪族割据。唐景福元年(公元892年)和唐天复元年(公元901年)分别独立出后百济、后高句丽(后改国号泰封)两个国家,和原来的新罗残余形成后三国时期。
公元918年,泰封国将领王建发动政变,建立高丽王朝,兼并新罗和百济,并一直扩展疆土到鸭绿江,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,它和高句丽没有继承关系。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,无暇东顾,包括之后的两宋。其后是元,蒙古通过军事威慑让高丽臣服,并在朝鲜半岛设行省加以控制,但基本还是松散的自治状态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公元1392年),李成桂推翻高丽,定都汉阳,建立朝鲜王朝。之后与明朝在永乐十四年(公元1416年)确定了国界为鸭绿江。明清两代,和朝鲜都是宗藩国关系,故未改变国界。
其实,中原政权在明清均出兵过朝鲜,但目的不同。
一次是明朝,在明万历二十年(公元1592年),日本丰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鲜,接连攻陷了汉城、平壤,两个月时间基本占领了整个朝鲜半岛。朝鲜王朝向明王朝求助,明朝为了尽宗藩义务,前后出兵两次,合计十几万人,几乎耗去了全国两年的财政收入,方才帮助朝鲜王朝夺回领土。那只是显天朝盛威,并随后撤军。
两次在明末清初,后金崛起,皇太极为了防范进攻中原的后顾之忧,要求朝鲜断绝和明朝关系,后者不应,便先后两次派兵。最终朝鲜王朝战败,国王被要求行三跪九叩之礼投降,认后金为宗主国,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,包括送质子、岁贡等。所以朝鲜至今一直有尊明贬清的思想,称清军为“胡虏”。
1910年,日本吞并殖民朝鲜。
1945年,日本战败,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以三八线为界,分别接管了南北朝鲜。1948年,在美苏两个大国的支持下,分别成立了韩国、朝鲜两个国家,总统分别是李承晚、金日成,均宣称对整个朝鲜半岛拥有主权,然后美苏撤离,开始坐山观虎斗,并不停地靠着卖军火赚钱。二战结束时不少国家被特意分裂成这个样子,尤其喜欢把一个民族的人分成两部分,再用不同的意识形态去影响,让他们都想着统一对方,去制造敌对,减少和平发展的可能,也就减少了威胁。中国周边的印度和巴基斯坦、朝鲜和韩国皆是如此。
1950年,朝韩双方爆发战争。就在朝鲜节节胜利的时候,美国操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,成立联合国军,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。中国提出警告,如果跨过三八线,中国就会出兵。但显然美国不认为当时的中国有这个底气,和韩国部队越过了三八线。毛主席对局势的判断是很准确的,于是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,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了鸭绿江。其实,若是反过来,韩国当时要有能力统一朝鲜半岛,美国也会干预。不统一的敌对状态,才是美苏真正想要的。
如今来看,不论是战争还是为人,伟人当时的一句话是真理:打得一拳开,免得百拳来。
到丹东,自然要到鸭绿江,也要看看当初的断桥。
这里有两座鸭绿江大桥,右侧是一桥,1911年建成,左侧是二桥,1943年建成,都是日本侵略期间所建,相距不过百米,是一对姊妹桥。但右侧的大桥在抗美援朝期间被美军炸毁,只留下半截。朝方那一侧拆除了桥体,仅留桥墩,中方这一侧就这么保留了下来,如今还成了国家4A级景区,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中国向来这样,被欺负的时候,史书上能写几章,各种总结反思、悲壮凄惨,若是胜了,便寥寥数笔带过。
丹东对面是朝鲜的新义州,这个建筑就在桥的那一头,是新义州的最高楼,叫“团结大厦”,因其红色的圆形的外表,又被称作“太阳楼”。两座桥如今都封着,朝鲜的边境没那么容易进。
下一站,趁热打铁,去抗美援朝纪念馆,如今已是国家一级博物馆。
中原政权这数千年来,都不自觉背负着给中华文化留史的责任,所以这个纪念馆在1953年便有了,当时叫辽东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,开始收集抗美援朝的战争文物。要知道,1953年7月,双方才达成停战协议。而志愿军自1954年开始,才开始分批撤兵,至1958年才撤走最后一批部队。
1957年,又开设了抗美援朝纪念专室,正好在志愿军撤军期间,收集了大量前方战场文物。到1960年,专门成立了安东抗美援朝纪念馆。1990年,上升为国家级博物馆,更名“抗美援朝纪念馆”。1993年,新馆建成,纪念塔由邓小平题写,江泽民开馆题词,胡锦涛开馆剪彩,这级别很罕见了,那正好是胜利40周年。
纪念馆的这个台阶,制服了很多嘴硬的人。也好,体味一下先烈们在朝鲜战场的苦的万分之一。
上台阶是邓小平题词的纪念塔,旁边是纪念馆,这个是当年郭沫若所写。
这里有展出金日成和朴宪永亲笔签名的写给毛主席的求援信,是中文的。
毛主席签署的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手稿,可以看到写了改,改了写,这个决定着实不易。当时国际上,是想不到中国会出兵的。主席用的是毛笔。
可这些最可爱的人却有着更不屈的作战意志。这是特等功臣、一级英雄邱少云烈士的衣服残片。
邱少云的故事,基本在中国家喻户晓,已经是可以自己建馆的人物,邱少云纪念馆在他的家乡重庆。
这是当年插上上甘岭的红旗。
那是抗美援朝最惨烈的一站,后来有统计炮兵火力密度,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,山头被炮火削低了2米。双方合计伤亡数万人,这场战争里,中国有8个人立了特等功,比较广为人知的是黄继光和邱少云。
出口处展览着我们缴获的各国侵略军的臂章,就这么展览并在旁边标注着哪个国家,很霸气。
外面还有些露天的武器展出,都是雷达、飞机、坦克、高射炮等大件。
no comment untill 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