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氏帅府

 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,中华民国成立,虽然实权依旧在以袁世凯及皖系段祺瑞、直系曹锟、奉系张作霖等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,本质依旧是个人或派系独裁;虽然北洋政府只是名义上的共和,哪怕机构和制度一应俱全,但却时常沦为摆设;虽然袁世凯还进行过短暂的帝制复辟,甚至签订了不平等条约,包括引发“五四运动”的《二十一条》,但它毕竟终结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,是清亡后中国在国际上第一个被认可的政府,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,不论成功或失败,亦或名实有别,都为以后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  后来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,并在1928年占领北京,随后张学良宣布“东北易帜”,服从国民政府,至此北洋军阀覆灭,中国再次完成统一,进入国民政府时期。北洋政府从1912年至1928年延续了十几年,总统走马观花换了十几位,除了前面提到的,还有黎元洪、冯国璋、徐世昌等,都是历史课本的常客。

  张作霖算是北洋末代统治者,是作战失败、谈和无望后,从北京退回东北的途中,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。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复杂,但若定性,算不得好人。不论是和日本的合作、妥协,丧失了部分国家权益,还是两次挑起直奉战争,让国民凋敝,更有杀害李大钊,镇压民主运动等行为。只不过有些电视剧,正在慢慢给他洗白。

  如今回看历史,是非已不重要,都不过是前进中的曲折罢了。到沈阳要去下大帅府,当地人也叫少帅府。
  大帅是张作霖、少帅是张学良,都曾住在此处。也许是历史贡献的评定缘由,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,官方定的称呼是“张学良旧居”。虽在2002年加挂了“张氏帅府博物馆”名称,但官方名称仍是前者。


  号称“东北王”的张作霖是按照王府的占地和气派,融合了西方建筑方式修建,很气派,尤其这个大青楼。
  这是他居住和办公的地方。张作霖生于清光绪元年(公元1875年),离着清朝灭亡还有37年,所以骨子里依旧残留着封建时期“家天下”的观念,即自己的家才是议事的核心场所。何况中国自古以来,王侯将相皆是如此,地方的知府县衙也是如此,大多以“前政后寝”模式营造府邸。当然,这用的是公款,历史上一直如此。


  大青楼的前面是小青楼,是专门给五姨太单独居住的。


  到这参观叫了导游,可官方导游的讲解水平挺一般,也敷衍,感觉还不如野导游,讲了很多家庭秘史。
  张作霖共六位姨太,原配赵春桂,是张作霖未发迹时迎娶,因生了张学良母以子贵。但因对张作霖纳妾不满而分居,同年病逝,那是1912年。死时还没有这座府邸,没赶上好日子,一生未享福,所以这没有她的房间。
  二姨太卢寿萱,貌美,知书达理。最初张作霖派人提亲被拒,遂亲自上门威胁强娶。生了两个女儿,都成了政治婚姻牺牲品,一个嫁给蒙古达尔罕王之子,一个嫁给张勋之子,这两人都精神有些问题,所以后期都离了婚,前者张作霖一死立刻就离了。二姨太解放后和两个女儿住在天津,活到1974年,享年94岁,是最长寿的。
  三姨太戴宪玉,原是一名捕快之妻,是有夫之妇,后是被张作霖强占,其一直心有不甘,后又因其弟被张作霖枪决而出家为尼,未有子女。
  四姨太许澍旸,同为张作霖强占,生两子两女,被津津乐道的是她的独立教育,培养了一个开国少将。
  五姨太寿懿,又名寿夫人,精明强干,最受宠爱,肚子也争气,生了四个,全是儿子,是张府内务外交的实际掌权者。皇姑屯事件后,坚持秘不发丧,并与日军周旋,掩护张学良返沈平稳接班的便是她。因为各相关的影视作品都涉及这个情节,所以她的知名度也最高。解放后去了台湾。
  六姨太马岳清,原是五姨太的丫鬟,一直追随五姨太,后来一同去了台湾。

  进了这个门,便是她们居住的院子,因为原配已经去世,五姨太在小青楼,所以她们两个不在。



  内部的家居摆设。




  府内其他地方的游人还不算多,但大小青楼就要排队了。上次来的时候人很少,所以都能转转,这次赶上了端午节,人还挺多。
  墙上这幅五姨太的画像,是被引用最多的。她的父亲是寿山,是位清末将军,家族是袁崇焕后裔。只不过她属于妾出,所以在家里地位不高。张作霖对她也算是有着知遇之恩吧。


  家居摆设和大青楼差不多的风格。其实,为了避免引起妒忌,小青楼也不只是寿夫人自己住,她把其他几位夫人的女儿也都接了进来,所以当时小青楼又称“小姐楼”。
  当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成重伤后,就被安顿在小青楼内。日本人不知道有没有炸上张作霖,也不知伤的如何,于是便派人来打听。寿夫人便打扮得浓妆艳抹,一袭红袍,笑容满面地出来会客。日本人一看,以为张作霖没事,所以未敢轻举妄动,才给张学良回来交接争取到了时间。当地人对寿夫人是赞不绝口的。

  张作霖去世的地方,据说便在此处。



  大青楼排队更久,基本一两个小时起步,内部是张作霖办公和居住的地方。
  这是著名的老虎厅,真虎标本是汤玉麟所送。


  张作霖和张学良办公的地方。



  内部东西被日本人占领时搬光了,除了墙上的画,还是当初遗存。




  在导游的介绍里,张学良似乎是个配角,讲述的内容很少。

  这个人,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,极具争议。他能皇姑屯之后,顶住日本人的压力,宣布东北易帜,服从国民政府,避免了东北分裂,实现了国家统一,也成了终结军阀时代的最后一个旗手。张作霖死后,他继承奉系军权,主政东北,被人称“少帅”,那是他最风光的时刻。然后中原大战时期,率东北军入关,助蒋介石击败阎锡山和冯玉祥,获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,那成了他的政绩巅峰。可惜,九一八事件后,采取不抵抗政策,半年内东北沦陷,丧权辱国,那是他人生的重大污点。所幸,能和杨虎城一同扣押了蒋介石,发动西安事变,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刻的,也因此获得了漫长的监禁,从1937年至1990年,从浙江到贵州,再到台湾。
  1990年蒋经国去世后,重新获得自由,便立刻去了美国,2001年在夏威夷去世。

  军事才能呢,一般,大局观呢,一般,投机行为呢,一直有,爱国么?没看出来。他的很多选择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,包括坐山观虎斗中原大战,等局势逐渐明朗时才下场,包括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,包括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。
  至于情史,毕竟与汪精卫、周恩来、梅兰芳并称“民国四大美男”,那可太丰富了。晚年他在自己口述史里说“生平无憾事,唯一爱女人”。但法律上配偶不像大帅那么多,张作霖不让他纳妾。只有两位,一个原配于凤至,生三子一女,另一个就是著名的赵一荻,人称“赵四小姐”,生一子。其他被记录的情人,至少有十余位,比如随军夫人谷瑞玉、最爱的女友蒋士云、溥仪弟媳唐怡莹等等。野史里更多,甚至还有墨索里尼的女儿。

  赵四小姐的受欢迎程度,对爱情的执着和付出,则要更大、更感人些。
  她在香港出生,在天津长大,生于官宦之家,父亲是北洋政府交通次长(上面有总长,类似于副部长)。精通英语、芭蕾,人长得很美,在舞会上认识张学良后一见钟情,那是1927年。她和张学良的私奔闹得满城风雨,受到了两个家庭的排斥,她父亲更是刊登报纸,断绝父女关系,用词极重,用了“赵四淫奔”。而张作霖也不允许她入府,只能以秘书身份相伴,所以张学良不得已在旁边另建了这个建筑,如今被称作“小红楼”。
  所以,赵四小姐对于爱情的追求,是足够伟大的。当然,这还只是开始。


  1937年开始,张学良被囚禁,蒋介石只允许1人陪伴,刚开始3年是于凤至,但后来去了美国治病。1940年,赵一荻突然收到可以陪伴的消息,便匆忙将孩子送往美国,然后开始了不离不弃地陪伴,从浙江、湖南、贵州,再到台湾,这可是50年的路,她学会了种菜、缝衣、护理,她就是张学良那些年的一束光。
  直到1964年,64岁的张学良和51岁的赵一荻在台北成婚,她才有了自己的名分。当然,她更看重的是两人相伴,从这个方面讲,他们是幸福的。从1928年相识,到赵四小姐2000年去世,他们在一起生活了72年。张学良于次年去世,相隔也不远。


  小红楼内部装修是西式风格。


  不知那些年,夜晚一个人的时候,赵四小姐在钢琴前弹奏什么曲子。

, , ,
Trackback

no comment untill now

Add your comment 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