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云和出发去源底村,途中路过一桥,永和桥。
  它是浙江迄今为止保存最好最长的古廊桥,建于明成化元年(公元1465年),时称“永宁桥”。清顺治年间毁于火灾,后于清康熙五十七年(公元1718年)重修,并更名为“永安桥”,后又易“永和桥”。代表平安顺遂的几个字,基本都用上了,可见百姓之所想。

  当地有《造桥谣》:千工坊,万工梁,鲁班弟子造桥忙,神仙过桥献仙酒,保佑子孙走四方。
  民间也始终保持着全民修桥、有损必修的传统,当地对于犯错之人的惩罚就是修桥。很多乡绅发达了,也会捐资修桥,因为他们相信,桥在根就在。这对于山多水多,桥通路才通的丽水,已成为一种信仰。

  2013年,处州廊桥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不是一座桥,其中包括了24座分布在丽水这一片的廊桥,也包括眼前这座永和桥。据统计,丽水现存着宋朝至清代的古廊桥130余座,所以又被誉为“中国廊桥博物馆”。其中有80%的廊桥设有神龛,供奉我们刚在畲族自治县浮伞祠内见到的“马仙娘娘”。

  永和桥是一个木石结构的廊屋桥,长125米,宽7.5米,高13米,有廊屋42间。从外看,挡得密不透风。
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

, , ,

  绝大多数梯田的历史都不长,一般它都是伴随着人口增加而产生的。
  云和梯田的历史,可以追溯至唐初,由避乱至此的畲族人最先开凿,他们垒石围田、以竹引水,逐渐形成了山顶蓄林、山腰种田、山脚居人的生态循环。此时的梯田属于开荒阶段,只是满足日常所需,所以规模不算大。
  至两宋相交,一部分汉人南迁至此,带来更为先进的耕种技术的同时,也充实了当地人口,于是形成了畲汉共耕的局面,梯田数量略增。便是此时,出现了架空跨谷的竹木引水苋槽,进一步缓解了用水问题。一般正常情况下,梯田规模就是如此了,它毕竟要比平原麻烦得多,不是面对迫不得已的理由,人口再多时便会选择往江边的平原移民了,因为地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所以,除了云和外,华东并没有形成其他的大规模梯田。

  但在明万历年间,有了一个不得已的理由,因为在云和白银谷发现了大型银矿,导致数万矿工涌入。要解决这么多矿工的口粮,那只能改变土地了,所以开始大规模修建梯田,达到了鼎盛时期。哪怕百年后银矿关闭,因梯田已开垦完毕,也就延续了下来。

  它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誉为“中国最美的梯田”之一,最美的季节是在五六月份,这个时候正好梯田蓄水。此时来,是要看个日出的,为此要四点起床。
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

, , ,

  心心念的云和梯田,这次假期终于来了。
  云和梯田已是国家5A级景区,属于客流量比较大,假期人挤人的地方。因为我们下午到的,已经错过了比较合适的光线,所以先去景区的坑根石寨游览。

  明景泰年间(公元1450年),此处发现了银矿,因为古代银即钱,故归官府专营。朝廷在此设立“银官局”,负责开采事宜,这片山谷也得名“白银谷”。鼎盛时期有矿工数千人,生产的白银自瓯江不断运往京城。但古代安全意识薄弱,采矿巷道基本仅靠木柱支撑,所以事故频发,时传岁有死者。到了明嘉靖年间(公元1546年),主矿洞发生大规模坍塌,官方记载死者百余人,而民间口传“三日哀声不绝”。
  事故原因调查结论,是挖矿破坏了处州龙脉,严重影响了风水,导致天地震怒而致灾。最终嘉靖帝下诏,永久关闭矿区,填封矿洞、拆毁炼炉、遣散矿工,并派部队对闹事的进行镇压,立碑警示“敢入洞者断足”。
  民间相传,死者亡灵化为银发老妪,会在夜间巡视矿区,发现有贪婪盗矿者,以石击之。故当地有了银婆婆信仰,初一和十五要拜,梯田丰收也要留银穗以谢恩。

  矿区封禁后,大多数人选择了离开。但仍有部分矿工留下,利用矿场石料搭建房屋、农舍,然后开垦梯田种粮。所以如今所见的整个古村房屋、街道等,皆有石砌而成。又因其地处险僻,兵祸也未殃及,所以完整保留了60余栋明清石屋。现今的云和银矿遗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

, , ,

  丽水的景宁畲族自治县,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,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,历史记载畲族人来此定居已有1200多年。畲族在全国的人口约70多万,不算多,但在56个少数民族中能排进前20。主要分布在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地。

  在传说里,五帝之一的帝喾时期,外族犬戎来犯,“帝有畜狗,其毛五采,名曰盘瓠”,因击杀犬戎首领而有功,帝喾便将女儿许配了它。盘瓠经金钟七日熏蒸化为犬头人身,与公主迁居深山,并生下了三子一女,形成了畲族的“盘、蓝、雷、钟”四大姓。如今畲族家家还供奉着“盘瓠先祖”牌位。
  在苗族和瑶族同样有着类似的盘瓠崇拜,而且姓氏也相同,所以主流说法是他们同发源于武陵蛮。武陵蛮本也称“盘瓠蛮”,因分布在武陵郡而得名。
  畲(she)、畬(yu),是两个字。“畬”字古已有之,一岁曰菑田,二岁曰新田,三岁治田为畬田,本意指连续耕种了三年的田地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以“畬”字为参考,新造“畲”字,作为畲族的法定名称。

  因为在一档综艺里,蓝盈盈自称是畲族,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景宁,所以这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。畲乡之窗景区在大均村,如今已是国家4A级景区。

  一到村落门口,便是一株唐代樟树,树盖蔽天。
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

, , ,

  缙云仙都景区很大,没有必要全部游玩,我们这次选择了小赤壁-延宕书屋-鼎湖峰-朱潭山,大概需要两天行程,满眼翠绿,山水相依,空气怡人,可以不紧不慢,散步为主。
  其核心景点是鼎湖峰,因落字在“峰”,所以是个山,而非湖。这很容易被弄错。高约170米,犹如一个春笋拔地而起,立于平湖之上。因其峰顶有小湖,相传是黄帝在山顶炼丹时,由丹成之日的丹鼎坠落而成,故名“鼎湖”,而山亦得名。其终年不涸,增加了神秘色彩。

  虽然这个高度算不上什么,但它却是个单体石柱,这在地质学上就很罕见了,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火山岩柱峰。由火山熔岩凝结而成,后随着地壳运动,周围都剥离风化完毕,仅留下了它孤峰而立。
  而且它的形状,比较符合中国式审美,是个东方仙境意象的实体化身。若是能起个早,这里的水面上还会有些仙雾飘飘,缭绕在鼎湖峰四周。何况还有着黄帝的传说,加持了一把文化底蕴。所以这个景在很多古装片里都有出现,比如《天龙八部》、《仙剑奇侠传》、《花千骨》等等。

  我们到的时候,已是中午。
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

, , 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