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在深谷高山

  充满兴趣,是一件幸运。

  一段时间里,由党项和吐蕃引发的,对羌族的兴趣倍增,想着找些书来看看。碰巧看到了《中国国家地理》的推荐书目里有这么一本《羌在深谷高山》,所以买了来。但实际读起来才发现,与心里所预期的内容,是有着不少差别的,主要指侧重点方面。

  羌族,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,甲骨文中唯一一个记载的民族,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。炎帝本是羌族,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大禹,也是羌族。而且很多我们所熟悉的民族,都有着羌族的血统。
  这些内容是我最感兴趣的,但这本书并不涉及,所以不得不又买了一本《羌族简史》,听书名就知道了,那注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式书。


  曾经活跃在广大西部的羌人,几千年里无数次的征战、迁徙,大部分早已经融入了汉、藏等多个民族之中,只有一支避居在四川岷江上游深谷高山里的,得以完整保存。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,一个民族相对封闭地繁衍千年,绵延至今,这是一个奇迹。
  历经千年而不解体、不消亡,必然会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传承,即使没有文字,也会有将民族精神世代延续的方式,那便是释比。他们担当着族内人与神灵,人与恶魔,人与自然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角色,并成为古羌族文化的守望者、传承人。
  只是随着现代文化的侵入,随着自然科学的普及,很多年轻人将此斥为迷信,不再拥有信任,更不用说虔诚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革命,很多释比都已改行,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消失殆尽。只不过在大多数局外人满足温饱以后,在社会丧失共同信仰以后,在人们日渐冷漠以后,部分人开始怀念那种原始状态,人们发现了释比并视之为民族文化,况且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的传承者,他们世代相传口口相颂的便是历史,便是一个民族驱走恐惧,安慰心灵的精神。即将消失的他们,也许正是研究那些羌族苦难历史的一把关键钥匙。
  又也许终究有一天,当人们无法再用自然科学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。释比,伴随着这些仪式与远古的咒语,终会再次出现,成为人们祈祷和诉说的对象。

  如今的羌族仅有30余万人,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四川阿坝的茂县、汶川、理县、黑水、松潘和绵阳的北川、平武,差不多占了总数的90%以上,除此之外,在四川甘孜和贵州铜仁还有一些。08年的汶川地震,发生在羌族的聚集地,死伤惨重,让这支几近消亡的民族重新得到重视。
  多灾多难的悲情色彩,衬托着久远的烽火驰骋,沧桑,悲壮,映着远去的辉煌和鼎盛,极具魅力。

  这本书在地震之后,用镜头记录着羌人的现状,然后引出了现象与思考。比如电视对于这个中国最古老民族的影响,对他们的世界观,对他们的信仰,那种影响是如何得深刻。
  书的封面,身穿蓝布长衫,头戴猛兽帽,腰挂瑞兽角,左手持羊皮鼓,右手拿响铃的老释比王明强,在汶川地震后和族人整体搬出汶川。离开前,登到村口高处,向着未知远方极目而望,向着世代居所深情回眸,告别熟悉、封闭的环境,前往通公路、装电视的现代。如同羌族远古的几次大迁徙,同样面临着未知和恐惧,沧桑、悲凉、坚韧、彷徨、无奈,每次看到,都会有种莫名的感动。

  作者是一位摄影师,似乎都有着惯有的毛病,那种不友好侵入式的信息采集。但似乎往往也有些之外的东西,所以最近买了一套《行走在中国》,似乎都是摄影家所书。包括《行走在茶马古道》、《灵魂居住的地方》、《探秘三江》、《最后的黄土高原》、《走进三江源》等。前两本已经看完,最后一本近期会看。



Trackback

5 comments untill now

  1. 现在越来越少的少数民族住高山上了,从这幅图上看,服装已经在改变着了

    [回复]

    xiaogs 回复:

    @忘想, 我们觉得不改变,是文化的保留。但站在他们的角度,总不能一直农耕牧渔吧,似乎也不公平。

    [回复]

    忘想 回复:

    @xiaogs, 那也是,环境在变,人总会思变,文化精华可以保留,但生活的美好和方便也是人所追求的,所以,我们不能苛刻,这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本能。

    [回复]

    xiaogs 回复:

    @忘想, 这也是有时候,被商业经济左右起来的“复古”,虽然目的未必是保护文化,但也被接受。他们毕竟呈现了一种文化曾经存在的形式。若是有比较大的、信誉的公司去运作,也未尝不可。只是现实中很多人只认钱,导致所谓的文化变了味。比如那些洞房民俗、走婚之类。

    [回复]

    xiaogs 回复:

    @忘想, 但确实,一旦便捷方便的科技传入,那种改变是迅速的,彻底的,甚至是完全抛弃之前传统的,带来的那种流失,让人无措。

    [回复]

Add your comment now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