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坚字文台,吴郡富春人。有说是孙武的后代。但陈寿用了“孤微发迹”四字说明他的出身并不大好。不过在名义上,他却成了吴国的第一个皇帝。
生于公元155年,亡于公元191年,直到他死的时候,很多三国英雄才刚刚登上舞台,三国的精彩故事也才刚刚开始。
《三国志》上关于他的第一个记载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和父亲坐船去钱塘,正好遇到海贼抢劫,在岸上分赃。其他行船都止住不敢前,唯独孙坚操刀上岸,用手东西比划,并做指挥人包围海贼的样子,海贼信以为真的官兵来了,放下脏物便逃。孙坚追上,斩杀一人,还。因此而名声大震,被召为代理郡尉。
公元172年,会稽郡人许昌在句章造反,自称阳明皇帝。并和他的儿子许韶煽动周围县郡,加入者数以万计。孙坚以郡司马的身份招募千馀士兵,与州郡官兵一起讨伐,破之。这一年,刺史藏旻向朝廷替孙坚请功,被任命为盐渎县丞。
后又被任命为盱眙县丞、下邳县丞。
在会稽平乱,有得有失,认识了朱儁,一个日后提拔孙坚,让其有出头之日的人,也得罪了会稽的大户周家,为以后埋下隐患。
《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》里面有这样的记载:孙坚闻其才貌,欲娶之,吴氏亲戚嫌坚轻狡,将拒焉,坚甚以惭恨,夫人谓亲戚曰:“何爱一女以取祸乎?如有不遇,命也。”于是遂许为婚,生四男一女。
按照这样的记载,孙坚虽然平定了叛乱,但是他和自己的手下恐怕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,甚至也难免会有打家劫舍之类的问题。以致孙竟有了“轻狡”之名。这个婚姻是一个强拧的瓜,不过果实却相当不错。
《江表传》里的记载是不错的:“坚历佐三县,所在有称,吏民亲附。乡里知旧,好事少年,往来者常数百人,坚接抚待养,有若子弟焉。”这些好事少年后来就成了孙坚起家的一部分资本。
十多年过去了,终于在公元184年,有了英雄的用武之地。当时张角在魏郡起义,天下响应,所到之处焚烧郡府,处死官吏。朝廷派车骑将军皇甫嵩、中郎将朱儁镇压。朱儁上表朝廷任孙坚为佐军司马,孙坚乡里少年皆愿从之,又招募精兵,合计千人,出发。
这段时间内,有些零碎的记载:
《吴书》:有次打仗,孙坚乘胜追击,孤军深入,结果受伤坠马。当时军士分散没有人发现他,幸好后来孙坚的战马跑回营地,有人便随马而来,这才找到他。养了十几天,伤势稍好转,又奔赴战场。
汝、颖的黄巾军失利,逃至宛城,固守。孙坚勇当一面,亲冒矢石,登城墙先入。手下士兵受到如此鼓舞,一鼓作气,拿下了宛城。朱儁将此事上报朝廷,封孙坚为别部司马。
说到这里,对孙坚大体上有个初步印象了。他很勇猛,打了一些胜仗,但,是依靠什么打胜的呢?不要命,而非依靠战略战术。至此还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,以目前的样子来看,一名猛将而已。况且他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农民起义,乌合之众。
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