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头两本正在看的书,一本《鼠疫》、一本《一句顶一万句》,都看得有些乏了,便选了本马伯庸。马亲王的书,读着酣畅痛快,不至于总是拿起放下。
书中是我熟悉的三国历史,再加上最近玩《三国志战略版》,里面一些战法涉及以前未注意过的细节,比如白耗兵,结果打开书第一个故事便看到了陈到和白耗兵,遂倍感亲切。
关于本书的特点,可以引用作者的原话:“我的工作,是从一句微不足道的史料记载或一个小小的假设出发,把散碎的历史片段连缀成完整的链条,推演出一个逻辑可信的故事,让读者意识到在他们所熟知的英雄们奋斗的同时,还有许多卑微的配角为了自己的理想或利益而挣扎着。这种‘再想象’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,与其说是为了还原历史背后的真相,毋宁说是以历史片段为建筑材料,来构筑自己理想中的往事宫殿”。“从一段史实出发,中间是最狂野的想象,但最终又可以落实到另外一段史实上,让首尾彼此应和。这对于我来说,是一个无上的乐趣”。
大概有马谡、白帝城、官渡、宛城、洛神赋、孔雀东南飞几个故事。基本都是从史料出发,然后结合多处碎片信息得出一个惊人而又合理的结论,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会觉得很有意思,像是看明星的八卦新闻。
最有意思的故事,应该还是马谡的街亭之战,前面很不错,但把费祎的死亡和马谡联系起来,还是需要很大的胆子,因为两者相差了25年。又逢乱世时期,时局变幻万千,一个如此长远的计划,基本可以用天方夜谭来形容了。作者最后让陈寿露了一面,挺意外,虽无关情节进展,但也算是一种致敬吧。
最无厘头的,便是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故事了,因为都有“罗敷”这个代指女性名字的称呼,便将她和《陌上桑》联系起来,并串出了江东小霸王孙策一家的故事,太扯了。
最让人狐疑的,是洛神赋,其实那也是最不喜欢的一个故事。马亲王“曹叡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,他的父亲是袁熙。这个事实有点令人难以接受,但史料给出的答案,却是板上钉钉”,这句话有点拉低了整本书的水平和对马亲王严谨性的认知。因为马上会有一批短视频博主加上“震惊一亿人”,“历史大真相”等博眼球的字眼,改点措辞变成自己的发现,充斥于各大平台,久而久之便给史实蒙了尘。
事实上,曹叡就是曹丕的孩子。没有对自己老婆怀胎几个月,都算不明白的男人,何况心眼不大、心狠手辣的曹丕,皇家更不会有这种错误和马虎。不能用史书中的笔误做演义,因为这点在几处史料有悖,早已被修正,马亲王不能装作视而不见。
no comment untill 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