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间词话

  “五十之年,只欠一死。经此世变,义无再辱”。
  1927年6月2日,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昆明湖,年整50岁,这便是他的遗嘱。

  1927年,是清帝退位、中华民国建立的元年,有人说他是“殉清”;有人说他视发辫如命,传言北伐军进城要一律断发而惧辱;也有“文化殉节”之言,短短的20字遗书,一圈涟漪,留给了世人了无尽疑惑。

  如今,我们称其为大师,他在教育、哲学、文学、戏曲、美学、史学、古文学等方面均有很深的深诣和跨时代的创新,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学者之一。历来褒扬者很多,但现今静下心来读过他著作的人已不多,大家所熟悉的,也许仅仅是这薄薄的一本《人间词话》吧。
  在写《人间词话》之时,正是国家的多难之秋,也是清廷文人的世界观颠覆之时。王国维所经历的,是光绪、慈禧、溥仪的起此彼伏,还有革命党与军阀混战,不同面相粉墨登场。在这个期间零星完成的《人间词话》,谈不上环环相扣或上承下启,基本就是一篇篇的随性而论,整体相对松散。读完之后,发觉主观意愿很浓,有着挥之不去的文人相轻。

  读此书,还是切记要慢,里面所涉及的词真的要品、要赏,方有感触。

rjch
  在书中,可能最有名的论述,大概就是王国维的三个境界了:
  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。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;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;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回头蓦见,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”,此第三境也。

  晏殊《蝶恋花》:
  槛菊愁烟兰泣露。罗幕轻寒,燕子双飞去。明月不谙离恨苦。斜光到晓穿朱户。
  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欲寄彩笺兼尺素。山长水阔知何处。

  柳永《蝶恋花》:
  伫倚危楼风细细。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。草色烟光残照里。无言谁会凭阑意。
  拟把疏狂图一醉。对酒当歌,强乐还无味。衣带渐宽终不悔。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
  辛弃疾《青玉案》:
  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、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  蛾儿雪柳黄金缕。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  如今我们认为“衣带渐宽终不悔。为伊消得人憔悴”出自柳永之笔,但在《人间词话》里,王国维论述和举证,认为其出自欧阳修之手,并且说:“屯田(柳永,世称柳屯田)轻薄子,只能道‘奶奶兰心蕙性’耳。”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等语固非欧公不能道也”。他认为每日流连花街柳巷的柳永,只能写些艳词,不能有这种境界,其实是主观情绪、有色眼镜了。柳永的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大概被他特意忽略了。

  此外,他喜欢李煜和纳兰容若,给出了很高的评价。
  的确,词到了李煜才扩大了眼界,词所表达的感慨也变得更加深刻,究其原因,这和李煜大起大伏的人生经历有着很重要关系。至于纳兰容若,王国维称其“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”,究其原因,“此由初入中原,未染汉人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”。
  他不喜欢姜夔,感觉一本书都再批之又批,不过他也说,那是时代问题,“北宋风流,渡江遂绝,抑真有运会存乎期间耶”?整个南宋,能入他眼的,恐怕只有辛弃疾。“至南宋以后,词已为羔雁之具,而词亦替矣,此亦文学升降一关键也”,词已经沦为了宴会的娱乐和礼品,那恐怕也便这样了。
  整体来看,王国维还是感情用事,喜欢的就觉得好得不得了,不喜欢的怎么也看不上。

  “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,楚之骚,汉之赋,六朝之骈语,唐之诗,宋之词,元之曲,皆所谓一代之文学,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”。这一句,思之让人感慨许久不停。

作者: xiaogs

喜爱旅游、户外、摄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