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王


  原名:The Queen/女王
  导演:Stephen Frears 主演:Helen Mirren、Michael Sheen、James Cromwell、Sylvia Syms

  最近翻出很多被我冷藏已久的电影,比如《女王》。看了第二遍才发现,这部“英国奥斯卡”的最佳影片确实名不虚传。尤其61岁的海伦·艾伦,演技实在太好了,动作、表情都那么地恰到好处,毫无悬念地摘走了影后桂冠。

  这是我写过最认真的影评,虽然只写过三篇,但趋势总是好的。
  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很浓,总要有些了解,否则便不会发现其中的某些细节刻画,自然也体会不到导演的良苦用心。

  片中的女王指伊丽莎白二世(Elizabeth II),太后可不是伊丽莎白一世(Elizabeth I),二者相差了近400年。伊丽莎白一世(1533-1603)1558年登基,终身未嫁。其统治期内,英国变得统一繁荣,被称为“伊丽莎白时代”或“黄金时代”。
  伊丽莎白二世(1926~ )于1952年加冕,现任英国女王和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。关于她的头衔还有一大长串:英国女王、加拿大女王、澳大利亚女王、新西兰女王、所罗门群岛君主、牙买加女王、巴巴多斯女王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、巴哈马女王、伯利兹、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、格林纳达女王、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、圣卢西亚女王、圣文森特女王、格林纳丁斯女王、图瓦卢女王和英联邦(53个成员国)最高元首。她,就是片中白发苍苍的老人。

  关于她的王位还有一些故事,这要讲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愿退位的国王,爱德华八世(Edward VIII)。他在皇室的传统与制度面前,放弃江山而选择了爱情,与一个结过两次婚,老公还在的女人华里丝·辛普森(Wallis Simpson)成婚。
  于是,在1936年,王位到了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(King George VI)手里。这个体弱多病的人对此并没多大兴趣,有点被迫且有怨言,1952年病逝。影片中的女王也有抱怨爱德华八世的不负责,并将父亲的短寿归咎于此。

  女王的丈夫是菲利普亲王(Philip),曾担任英国皇家海军元帅、陆军元帅和空军元帅等职。原是希腊和丹麦的王子,为了和伊丽莎白结婚,于1947年放弃了王位继承权而加入英国国籍,取名菲利普·蒙巴顿。他们的婚姻算是幸福,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迎来了60周年的钻石婚。
  影片中他代表了强硬的保守派。从下面这段对白中可以看出,他很推崇权力决定一切:
  A few of us in a fort, hordes of zulus outside, so is’s vital you hold firm. Stick to your guns. You wait. They will come to their senses soon. They have to.
  只是他一直穿着象征传统的裙子,与身边的西装革履相比,落寞而又不合时宜。

  他们有三个孩子,长子是查尔斯(Charles),这个英国未来的国王身边有着太多的绯闻。在1981年与黛安娜(Diana)结合,这是一个被称作童话的婚姻。漂亮的王妃成为民众追捧的皇室明星,狗仔队开始了24小时跟踪。如此不露风的监视下,查尔斯与开蜜拉·珊得(Camilla Shand)的婚外情成了秃子头顶的虱子。并最终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裂痕,导致了双方的背叛,黛安娜也有了情人。经过长期的分居后,痛苦的婚姻维系了15年,于96年结束。第二年,黛安娜与情人约会后,为了逃避狗仔队的追踪而死于车祸。显然,这是一场让女王有些难堪的悲剧。
  附注:查尔斯与开蜜拉的婚姻困难重重,终在2005年举行了私人婚礼。但作为下任国王,查尔斯的妻子要在婚前保持童贞,而开蜜拉已经二婚。所以,即使结婚,她也不会得到“王后殿下”的称谓,只能是“英王贵妃殿下”或“英王伴妃殿下”。曾有人指出,因对婚姻所抱希望不大,开蜜拉将黛安娜介绍给查尔斯,用作恋情的掩饰。

  介绍完了这个家庭,还剩另外一个主角,托尼·布莱尔(Tony Blair)。他生于1953年,不满30岁便成了下院议员。94年当选工党主席,97年击败执政18年的保守党,出任内阁首相,并在01、05年连任。影片的故事发生在97年,布莱尔刚刚上任。

  开篇便有一段对话,女王对画匠“It is your government”。的回答很理所当然,“yes”。而此时,赶来见女王的布莱尔夫妇却在车里说,“you’re a man that’s just been elected by the nation”,“你是人民选举出来的首相”。

 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,女王虽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,但权利和义务都被宪法明确地限定,权力只剩下形式上和礼仪上的。国家最有权势的是首相,他虽然会就某些事务向女王征求建议,决定权却在他。但这个国家又延续着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,礼仪和形式上的女王仍高高在上。在任命首相的仪式上,布莱尔要单膝跪地。即使平时,他也不能背对女王,所以我们常看到他倒退着离开。由此必然会带来很微妙的二人关系。

  第一次见面,从布莱尔略有紧张的表情中可以看出,他对女王存有敬畏。之后,随着剧情发展,这种感觉逐渐改变,直至对女王提出带有胁迫的“建议”。而布莱尔夫人那笨拙的行礼,显示了她对这次见面并没有给予重视和准备。的确,她是一个反对君主制的人。
  而女王,她对这个在选票上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的工党领袖是略有顾虑的,但也不以为然。面对这个小自己近三十岁的年轻人,女王在谈话中强调着你只是我的第十个首相,英国历史上向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而我是营盘你是兵。并对英国的英雄,保守党首相丘吉尔做了怀念。
  第一次见面便把整个人物背景铺开,仅仅几个表情和几句话而已。

  当然,布莱尔的智囊团对女王同样不以为然,作为新一代,他们认可了民主,也认为国家在走向民主,只是那个象征意义的女王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,他们持了怀疑。当他们拥有权力时,便想到了一个词,revolution。

  就这样。黛安娜死了。

  女王并不喜欢黛安娜,这很容易理解。婆媳关系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难题,何况一个权威的女王和出轨的儿媳。既然已经离婚便不再是皇家成员,官方自然不需要表态。女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想法而已。可惜,事情逐渐变得不简单。

  女王的不表态让民众有些激动,他们哭、他们闹、他们摆出的鲜花甚至堵住了白金汉宫。他们对一个未曾见过面,仅在各个小报上读过几篇绯闻的王妃产生了如此“深厚的感情”。露宿街头、对着镜头嚎哭,这些万里挑一的表情被捕捉、夸大、散发,然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悲哀。什么?全国都去献花,你竟然没去?太丢人了!
  于是,全国都被舆论绑架了,演变成了一场“民主暴力”。我们看到各个报纸的头条都在攻击王室,都在挑战着那个曾让全国臣服的女王。激烈的语言带来收益,效益带来市场,市场带来更加“出彩”的新闻。于是,民众渴望快感的本质不断推波助澜,一波一波浪打过,女王选择了妥协。
  这早已不是一场葬礼那么简单。到了最后,谁还在乎那个葬礼?当女王出现时,布莱尔欢呼了。为了黛安娜泉下有灵?为了女王化险为夷?还是为了皇权向自己代表的所谓民主的妥协?从他那“my government”的言语中,似乎更容易找到答案。

  我不指望一个讲述英国两个boss间微妙关系的电影能够真实反映历史,尤其上映的时候一个刚过完80大寿,一个刚成功第二次连任,都正干得热火朝天。但影片中,布莱尔在黛安娜去世之后发表了一篇演讲,其中那句“人民的王妃”被铭记至今,在当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,使他在民众间的地位直指丘吉尔。
  我认为,正是这个鲜明的表态与皇室的沉默形成了对比,加剧了人民对女王的不满,加大了人民在女王与首相之间的偏离,让布莱尔得到了主动。“70%的民众认为您的行为损坏了君主制,25%赞同取消君主制”便是他搞出的成果。
  于是,首相给了女王一些无法拒绝的“建议”,包括越过女王及其皇室称之为底线的要求。随着那面400多年来从没为谁降过国旗缓缓落下,女王妥协了。电影中曾多次强调,国旗代表的是女王。

  妥协的又岂止是葬礼,岂止那么几年,女王坚守的那份尊严早已不再。她的祖先可以任免首相,而在她只能走走任命形式,她所维系的只剩一个面子,一份尊严。她刻意保持与公众的距离,是不想让如今的形势暴露于外,否则女王的权威将不复存在。可惜民众偏偏喜欢八卦,喜欢窥密,口无遮拦的黛安娜更受追捧。

  影片中的报纸很类似于今天的网络媒体,其实就是民主暴力的冲锋号。片中给过一个特写,头条大书“palace bends knees to blair”。像刀子直插女王最在意、最脆弱、最竭力维护、也最不愿承认的现实。平息“民怨”功在布莱尔,过也在布莱尔,他与女王之间的距离不断加深。可从影片结尾,女王与首相的握手细节中看出。女王将布莱尔口中的“humility/谦逊”称作了“humiliation/屈辱”。
  她从小所受到的正统教育是“Duty first, self second”,一切个人感情都要遵循即有规则。而现在,民主的风潮之下,那些小题大做,嬉笑怒骂的人往往有“感人肺腑”的话语,更能感染极易被煽动的民众、小报,用暴力民主改变了世界。竟如此的无奈。

  片中有个关于鹿的特写,那段很精彩。女王自己驾车到溪边,车坏下车。表情从威严到脆弱,镜头下,她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普通老人,面对变迁和无奈落下眼泪。她看到那只长着14叉鹿角的“鹿王”,是如此的美丽。
  结尾,却死于了投资银行家的枪下。

  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.

  豆瓣影评:民主暴力



,
Trackback

no comment untill now

Add your comment now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