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鹿的名字终究要名垂千古,并且被永远的记入了史册,伟大的网民更是在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结晶的《康熙字典》中,惊喜地翻出了“麤”这个字。于是乎,三鹿奶粉在被人唾骂了一段时间后,又用它的名为古文的推广运动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。

  麤(cū),“粗”的异体。《左传》有记载“粮则无矣,麤则有之”。

  今天看到一个报告,称中国的牛奶行业出现了全面复苏。官方数字是,奶制品的销量已经恢复到了三鹿事件之前的80%。
  这个恢复速度是超出很多人想象的,因为在当时,国内专家的普遍看法是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到三年。看着三鹿奶粉的迅速倒下,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商标蹦上了三聚氰胺榜单,无数的人民激动了,并且愤怒了,抵制的口号更是不绝于耳。于是有豪迈者,立马掏出钱砸向了豆浆行业…

  中国这几年发展快,很多东西的变化也快,包括消费观、饮食习惯等等。这就让之前的专家预测集体马失前蹄。目前,很多的超市已经供不应求。至于当时没有查出三聚氰胺的“三元”、“完达山”等几个品牌,实在浪费了一次机会,没能充分利用起来优势作出广告和宣传,没能给自己的品牌增辉。现在,人们又冲向了蒙牛和伊利。

  至于恢复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,我想大概有那么几点:

  首先最重要的是需求。每天一斤奶,强壮中国人。这个广告词大家早已熟悉,并且深入人心。虽然曾被调侃为“每天一斤奶,强壮中国肾”,但早晚牛奶的饮食习惯却未必会随着这调侃而改掉。况且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内的牛奶需求已经成了一个大蛋糕。需求越大,改变越难。几个月来被憋坏了,一旦发现稍有缓和,反弹就会迅速起来。

  其次是政府的政策。政府这次没有隐瞒,在CCTV可以查到你想要的大部分信息。比较透明,让人们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消灭了谣言,防止了过分的担心和恐慌。并且,在奥运、地震等事件中,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光辉到了历史最高峰,配合上坚决治理的态度,让公众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。于是,在估计含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都下了架,去超时看看新品的生产日期,也就放心了。
  而且,在无数高官下马的情况下,除非企业的领导者集体大脑被驴踢,否则不会选择顶风作案。毕竟,这关乎着前途和乌纱帽,看着三鹿这个品牌的轰然坍塌,老总们知道这次玩大了,自然没人愿意陪他作伴了。这种警示作用,在大企业尤甚。所以销量恢复快的,还是大品牌。

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国品牌太贵。再加上金融危机,还是国产的好….

  在中国,因质量问题而让一个公司倒闭的情况,很少很少。之前的问题月饼,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个品牌叫冠生园?大家很健忘,商家们都知道。希望这次的麤给企业家们上一课,多重视一下自己的质量和品牌。
  但,若因如此之快的复苏而让其他添加三聚氰胺的企业继续风光起来,那此类事件再复发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更大。国家不能视而不见,应对所有出现问题的企业有所处罚,这样才能警后。要不企业家们每次都推一个替罪羊出来,其他的继续侥幸快活,那就不好玩了。

  奇怪,为什么做豆浆的没有大品牌,这次也没有借着机会生出几个呢?



Trackback

2 comments untill now

  1. northtree @ 2009-01-13 10:52

    “很透明”,呵呵。
    很CCTV
    很NKBBS

    [回复]

  2. 醉饮砒霜 @ 2009-01-14 00:46

    那就比较透明吧…

    对于央视,能做到让大家认为信息足够,并且不需要再到处去猎奇,那就算成功了,控制住了言论及走向。

    [回复]

Add your comment now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