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SOTSI


  片名:Tsotsi/救赎、黑帮暴徒
  导演:Gavin Hood 主演:Presley Chweneyagae、 Terry Pheto、 Kenneth Nkosi、 Mothusi Magano

  一部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南非电影。

  看完之后总不大明白,Tsotsi为什么要收留那个孩子?剧情似乎太过牵强。

  想来想去,本着相信拿那么多钱拍电影不会找一个牵强弱智情节的态度,我站在导演的角度想啊想。也许这大概要讲Tsotsi不幸童年,得艾滋的母亲和酗酒的父亲。他看着家里的狗被老爹一脚踢残,在地上苟且偷生,这个从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孩子逃了出去,再没回来。

  他成了小混混,抢劫杀人之类的什么都干。但他在影片中的第一次抢车却不是为了钱。我们看到他没有像往常那样,将到手的车卖掉,而只是仍在路边。也许,他只是为了证明一下自己,对抗一下别人对他没有长大的嘲笑。而已。这样不服输也不计后果的性格,为他后面抱孩子的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。这个想法恐怕要得益于我学心理学的老婆。

  Tsotsi发现车上有个孩子,经过一番犹豫他抱回了家。是良心发现么?是不忍心么?我可不觉得这个杀人不眨眼,甚至还有点暴躁狂倾向的人会是因为这些理由。若真是那样,他将车开到人多的地方,将孩子放车里就可以了。
  至于原因,我想这有点很复杂。一方面是他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和对家庭生活的渴望,另一方面则是对童年幸福的奢望。有这些想法的人常常对现状不满,这类人常常将不幸归结于出身,我若生在贵族家庭,我若生在发达国家,我若有个大款老爹,我若…哪怕只对生活的某一个小方面不满,也会有这种很正常的想法。
  Tsotsi的希望是有个快乐的家庭,有个抱着自己的母亲和护着自己的父亲。于是当天看到这个孩子时,刚才抢车证明自己的冲动借劲转了过来。让他把自己对童年幸福的追求转移了。我们在片中常常看到,他已经把那个孩子当成了小时候的自己。他心中渴望给“自己”营造快乐的童年,他要自己养大自己。

  影片中的大多情节都是Tsotsi抚养孩子的过程,包括用枪逼着Miriam喂奶,回孩子父母家抢钱,拿玩具等等。他在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所学到的强者原则来照顾孩子,他获得奶水、金钱、玩具的办法就是暴力。这大概也是对南非穷人区生活的写照。
  同时,片中还在渲染母爱的伟大。Miriam的那句“我想给他洗个澡”,孩子母亲的满脸坚毅,都让Tsotsi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失败。凭借暴力所获得的只能是物质,这并不是幸福的关键。还缺少爱和关怀。也许,导演是想把这个想法表达给约翰内斯堡里贫民窟的人们。

  影片中贫民窟很混乱,但可以从人们的谈话中感受他们渴望“正常化”的想法,虽然这只是深藏内心且不愿表露的,甚至几瓶酒就将之轻松掩盖的。但,还会在他们心中。
  “尊严就是他妈的活得体面!”如果生存都有问题,如何去谈尊严?如何去过得正常些?在对这里的人的犯罪行为嗤之以鼻时,请先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。
  但身为其中的人,不能将生活归咎于贫穷和出身,还要想想自己对生活的态度。就像那个瘸腿乞丐,小车竟然画着车牌号,挂着大众标志。“活着可以感受阳光”。还有Miriam屋里的风铃,长锈的铁片与五彩的玻璃。

  谈多了就太说教了。个人感觉影片的亮点在于Tsotsi的心里角色互换,Tsotsi的童年、Tsotsi抢到的孩子、Tsotsi、Tsotsi的父亲。Tsotsi扮演的Tsotsi的父亲照顾Tsotsi抢到的孩子扮演的Tsotsi的童年。Tsotsi在事实中发现自己依靠暴力仅能获得物质,不能替代父母的爱,Miriam和乞丐又让Tsotsi明白,自己将生活的不幸归咎于出身、父母、贫穷的想法错了,他需要自己的救赎重生。

  有人说中文片名翻译的不好,我倒觉得挺不错。因为导演的重点在后者。

  风雨交加的夜晚,Tsotsi不停地奔跑,画面不停地切换。

  豆瓣影评:南非的TSOTSI



,
Trackback

no comment untill now

Add your comment now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